这是一个人人皆可直播的时代。
但如果你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成为了一家直播平台上的内容,被无数双陌生的眼睛围观,被不相干的人评头论足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这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前几天,一篇名为《一位92年女生致周鸿祎:别再盯着我们看了》的文章上了热搜榜。
这篇文章直接把360推上了侵犯公民隐私的风口浪尖,有力地针对360摄像头自带的水滴直播功能提出了一系列质疑。
作者花了一周的时间,走访了几家安装了小水滴摄像头的店,却发现没有店铺贴出正在直播的提示标语,店中用餐的顾客表示并不知道自己被直播了,甚至连店员都一脸茫然,表示概不知情。
同时,某些涉及顾客隐私的商家也被传上了直播平台,如健身房,内衣店,酒店……
还有一些消费者,并不知道小水滴摄像头是有直播功能的,将摄像头买回家用。夫妻亲热,给孩子哺乳,家中换衣一不小心就成了“线上真人秀”,堪称现实版“楚门的世界”。
在事件的持续发酵下,360顿时心虚地下架了大量商家直播,而后发了一则声明,开篇便写道:
“有些店主安装360智能摄像机进行直播宣传时,没有对店内消费者尽到足够的提示义务,导致部分消费者产生恐慌。”
“是否开启直播,完全由购买的商家决定。”
在文中反复重申:“部分商家在进行直播时,没有尽到告知消费者的义务。”
可想而知商家内心的os: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周鸿祎还满腹委屈地发了一篇文章,甚至直指揭露小水滴摄像头侵犯隐私的女生收了黑钱,做黑公关。
可即使这锅推得再使劲,洗白洗得再卖力,也没办法再蒙住公众的双眼:
所谓的360°保护,实则是360°无隐私。
我们的隐私早已成了信息社会中的牺牲品,隔着屏幕接受数万人的围观和评论。
01
有网购经历的人会发现,当你打开淘宝、天猫等购物网站时,它总会给你推荐许多商品,而这些商品则恰好是你需要的,或是你曾搜索过的。
甚至当你打开某个不以购物为主题的网站时,它的广告位也是你曾经搜索或者购买过的产品信息。
懂IT的人会告诉我们,这叫cookie,是为了人性化和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而说白了,就隐私而言,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被记录在案,被时刻追踪。
联想起知乎上有一个提问:“你会给另一半看手机吗?为什么?”最高赞的答案是这样说的:
“手机基本是一个人全部社会关系+流动资产+消费记录的信息总和。当手机承载的隐私深度和广度到了今天这种程度的前提下,交出手机几乎等于向对方开放自己所有的秘密和记录,是一个远超过普通恋爱关系的commitment。”
换言之,为什么不愿意给爱人看?因为手机和手机背后的网络运营商比我们的另一半还要了解我们的喜好,甚至某些不愿视诸人的秘密。
可是,这些被网络知道的隐私并不会被守口如瓶。
前几天和朋友一起看电影,正看到激动人心处,她的手机便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朋友只能在众人的注视中猫着腰走了出去。
不到五分钟,就看到她一脸不爽地回来了。吐槽道:“这些做推销的也真是厉害,我都拉黑好几个号码了,还是天天打个没完,我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拿到我电话号码的。”
朋友对于个人信息一向十分谨慎,对于要填写个人信息的宣传、推销,她从来都是拒绝的,连每次拿完快递,她都会把快递单撕碎,以避免个人信息的泄露。可对于网络上个人信息的泄露却感到束手无策。
深受其扰的人不止朋友一人,对此,有人支了一招:
“我每次不得已在哪个网站上留个人信息,就会把个人信息的名字改成该网站的名字,比如果壳注册,就写付果壳。这样一收到骚扰短信,立马就会知道是谁出卖了我。“
为这位网友的机智所折服的同时,也感到深深的无奈,若不是深受网络隐私泄露所扰,又何至于防范至此。
02
尽管个人信息是被法律明令禁止出售的,在互联网的黑色领域里,仍旧有类似EBay淘宝这样的市场,将人们的个人信息明码标价出售,包括ID、家庭住址、生日等。
国外有媒体对来自黑暗网络的著名搜索引擎Grams出售的个人信息做了分析。在Grams约一万份的数据中,就能找到600+则个人信息详单,有些甚至还包含了信用卡信息等。这些信息的标价在零点几美元~450美元之间。平均下来每则信息的售价约是21.35美元。
这些信息还以可靠度和详略作为价格分水岭,如果只要基本的个人信息,如姓名、电话等,则用少量的钱就可以买上成千上万份。
一份个人信息可以被卖给无数个买家,于是许多人铤而走险涉足灰色行业,成了“信息贩子”。
支付宝“隐私门“曾闹得沸沸扬扬,有用户发现,支付宝安卓版每隔几分钟会在后台开启摄像头拍照,录音一段时间,然后上传到服务器上,同时也会有通讯录,通话记录,附近基站和wifi等信息。
然而支付宝并不认账,坚称自己的安卓版APP不存在权限申请不当或涉嫌侵犯用户隐私的可能,称调用摄像头拍照、录音这样的权限是因为扫描二维码、给好友发送语音时需要用到。
可人们用从未登陆过支付宝APP,也未使用支付宝有关“扫码或者发送语音“功能的手机,却也发现支付宝还是在频繁申请调用“拍照、录音”等系统权限。
究竟为什么要调用这些系统权限?为什么要通过一些不易发觉的渠道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
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不得而知,却足够让我们看清在互联网上个人隐私安全保障度还处于低水平状态。
在被信息塞满的网络社会中,隐私无所遁形,我们变成了“透明人”。
03
前段时间,各地警方接到无数报警电话,称家中的摄像头被黑客入侵了。
顺藤摸瓜,警方发现黑客还将自制的破解摄像头的软件出售,借此盈利。而即使这种软件卖得并不便宜,心怀不轨的人也还是趋之若鹜。
人们在家中的状态往往是最放松的,许多人的更衣、入浴等极为私密的行为也被摄像头记录得清清楚楚。家住台中的一位女士在准备洗澡时,刚脱得只剩内衣,就听到自己的家用摄像头突然发出奇怪的声音。
吓了一跳的她急忙登陆进后台,发现显示的观看人数竟然是两个人,也就是说,除了自己以外,还有一个人正在屏幕那头注视着自己。
她吓得连声尖叫,急忙躲避,却发现自己躲在哪里,摄像头就追着她转到哪边。惊慌之下,她只能把摄像头的电源线拔掉了。
记得某幼儿园事件中,老师对孩子们说:“老师有一个长长的镜头,可以伸进你的家里,知道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光是听着这句话,就足够瘆人,而这种镜头在现实生活中却真实存在,更让人背后发凉。
摄像头无时无刻不监视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与朋友、爱人的私房话被录音机记录,我们的一言一行被放在直播平台供人讨论,通过网络,别有用心之人能轻易获取我们的信息,介入我们的生活。
可网络运营商们应该明白,普罗大众并不同意Fecebook创始人的理念——所谓的人应该是“透明”的。
身处这个数据疯狂的时代,我们惟愿守住隐私的象牙塔。
【广而告之】
曲一刀开通知乎、微博、简书账号啦~
喜欢曲一刀的朋友们请关注:
知乎:曲一刀
微博:情感大湿曲一刀
简书:曲一刀(下载简书app,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大家也可以在这些平台和我沟通交流哦,么么哒~
曲一刀:男性文化,撩妹知识,专业挽救落后男青年。网易轻松一刻出品,公众号(qingsong_163)。
(责任编辑:潘霄_NX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