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新媒体的社交网络的井喷,在朋友圈里,或者其他社交平台上经常能看到,直播网红最受当下年轻人热捧,因为是她们构建了年轻人的理想型目标。
但在那深层次的背后,其实是顺着互联网这波潮流趋势,让年轻人们在寻求性伴侣变得更加可及、便利,为偶遇“性行为”的发生,降低至前所未有的低门槛。
探索的年纪,性的求知欲,早熟的普及,联网的便捷,共同构筑网约时代的“性”世界。
在当今中国,“性”的表现形式,已经从当年大多是网站上的匿名贴,酒桌上的荤段子,以及硬盘里的“学习资料”,云端备份等线上网络逐渐扩展至线下,可以说是完成新一波的O2O转型的成功案例。
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专业名词--网约性行为,或者网络约炮。
02
【 生于约炮的那些APP 】
“生于约炮,发展于炫耀,亡于代购。”一句网络上的流行语,不幸戳中了绝大多数社交网络的宿命。
人与动物的不同,就是对主动社交有自身的需求。其实,利用新型社交软件来约炮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闻,用户更多的是抱有猎奇的心态去使用。
一款手机软件究竟是社交软件还是约炮软件,其实在你自己。你只想跟朋友说话,就拿它当纯社交软件,通讯录上所有人都是现实中的朋友。你也可以通过它冰清玉洁的表面,去发现那些诱人的功能G点--来,大家一起摇一摇。
虽也提示“举报、封号、封设备”之类的,但貌似只是欲遮还羞,绝大多数用户都置若罔闻,依然去调戏着其他用户,意图来一场YY已久的“One Night Stand”。
其实并不难理解,和一般的社交媒体不同,性的概念并不需要真正的精准的用户,毕竟现如今的中国是一个“最羞于谈性的,却用性制造了最多的人口的国家。”
03
【 “今天,你需要高潮吗?” 】
可以说孤独感是目前互联网社交催生出最焦虑的一种表现,外卖叫不到陪伴,这时候年轻人会用手机约炮。
有人把这叫做“孤独经济”,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片蓝海,是单身社会的商业狂欢。对于异性恋来说,这也是寻爱之路。
就像广告里说的,即便你被全世界抛弃,总会有小小的角落可以遮风挡雨。在很多个形影单只的那些夜晚,软件里每个星罗棋布的小窗口,似乎都可以通向一段欲望、情谊或者陪伴。
某媒体通过在线问卷形式进行调查,从2017年9月8日到2017年11月29日,共收到8771份有效反馈,其中包括3938位男性,4833位女性。数据表示:
网约主要是为了满足性需求:
13.4%的人使用社交平台约炮,8771人中有1177人曾经使用网约社交平台发生过“约炮”行为,占比13.4%。
1177人中有425个女生,752个男生,男生使用网约平台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
微信依旧是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社交网约平台。
选择通过网约平台发生性行为的动机也很直接明了,937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性需求,也有155人是希望通过频繁的约会成功体现自己的性魅力。(数据来源@一条公众号)
但是,很多你所经历过的“性”搭讪可能都是“伪高潮”:
“你每天花个十块二十块刷礼物,主播就会很热络,一直和你互动,有的还直接跟你连线”。但是要知道互联网在发达,外卖买不到陪伴,主播同样也买不到。
在互联网领域,借用“约”、“同城”、“恋爱”关键词免费获取来自应用市场的流量,用户一经注册就会收到大量的异性搭讪,一旦回复就跳转到购买会员服务,而一旦掏钱购买服务,原本对你热情无比的异性就会集体退却,消失无形,因为这些都是程序模拟出来的虚拟美女。
回归地面,每一次寻求慰藉,夜深人静的时候打开硬盘里的“学习资料”,都不知道已经分分合合,删删载载多少次了。
就像影视作品中出现的粉红瞬间,上网时蹦出的性爱小广告,各路视频平台色情主播的故意挑逗,看似网约社交平台让恋爱变得越来越唾手可得。遗憾的是,并没有!!
04
【 “是你真的爱我吗?”】
“你高潮了吗?”
“你真的是第一次吗?”
“你爱我吗?”
这是在中国,面对性生活最高频出现的问题。
美国的 CNN 最新推出的纪录片《世界各地的性和爱》,探访世界各地的性爱观念。
这一次他们来到了中国,选择了上海。主持人克里斯蒂安·阿曼普尔是全美最犀利女主播之一,她带着对中国人自主性爱的好奇,抛出一些赤裸裸的问题。除开“你是不是处女这样的话题。”谈论到中国和西方婚恋观的差异性:在中国,爱和婚姻是分离的。
婚姻是婚姻,爱是爱。因为是在中国,人人都是谈性色变。对!是变色的变。好色的色。
几千年的包办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之间爱情的禁忌已经是广泛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程度,也有诸如男女授受不亲,或者“饿死是小,失节是大”的种种贞操观念深入人心。
纪录片中有这么一个片段,这两位学员都受过高等教育,操着一口流利的英文,拥有良好的工作。一同参加辅导课程的还有主持人,她在一旁示意解开上衣的一个纽扣。
随即两位学员立马变得很紧张,纷纷打住:“我们是好女孩”。
对于主持人来说,那仅仅是一枚纽扣,但中国学员却都给这个行为扣上“坏女孩”的帽子。
追其背后,是中国式父母在情感和亲密方面对孩子教育的缺失。家长往往指导孩子要上一间好大学,找到一封好工作,但没人指导图和相处亲密的关系。
05
【 “性泛滥”时代该如何去爱 】
张北川曾经说过 : “ 在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做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
这是一个性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性泛滥的时代,社交软件只是工具,为了满足时下的年轻人,心中始终有一个不能填补的洞,从而忘记了如何去爱,如何积极面对生活。这也是现代人的浮躁,以至于浮躁到没有时间没有心思去理解简单的幸福。
至于如何去爱,需要你在生活中用心去找到答案。
就像伍迪·艾伦说的那样:爱很深刻,而性只有几英寸而已。
也许你不需要性,因为现实生活每天都能操翻你。但爱却能够治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