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如茶中的花蕾,确充满月光,了无俗香。这样的女人你一定很少见
她就是——
黄柳霜
迄今为止,黄柳霜仍是唯一留名在好莱坞星光大道的华裔女星(目前留名的华裔演员就三,另两个是成龙和李小龙)
一生的传奇故事不曾被世人记起。
跌宕的好莱坞身份
黄柳霜出生在1905年洛杉矶的唐人街,一户开洗衣店的贫穷家庭里。
从小就和姐姐在洗衣店帮忙,在她8岁那年,拿着送衣服得到的小费,去看了人生的第一场电影。之后便萌生出拍电影的梦想。
14岁那年,黄柳霜有了首次上镜的机会,在《红灯笼》中演一个无名的小角色。她的灵气令导演印象深刻,由此打开了她通往好莱坞的大门。
两年后,16岁的黄柳霜争取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色,参演电影《人生》,并且与当年红极一时的好莱坞明星郎.钱尼拍档对手戏。
这部戏是她走进好莱坞的敲门砖,而她与年龄不相符的明艳与成熟的演技,引起了太多好莱坞电影人的关注。
一年后,黄柳霜迎来了自己事业的第一个高峰。出演好莱坞首部彩色电影《海逝》- 红透好莱坞
17岁的黄柳霜在片中饰演了中国少女莲花。从剧情上看来,好像她是一个受害者,但事实上在电影中,她被塑造成了一个死皮赖脸的形象。反倒是那位白人妻子被塑造成了一个仁爱的圣母形象。
后来她又出演了《巴格达窃贼》,这部电影也成了那年好莱坞最卖座的片子。
黄柳霜也因此成了当红的好莱坞女星,不到20岁,就参演了十几部好莱坞影片。
她成了那个时候的黄皮肤美貌女性的“代表”——但在白人的眼里,她演技如何惊艳,也不过是屈从的,艳丽屈辱的“中国娃娃”。
好莱坞媒体风向一转,将她的走红称为「黄祸来了」。
当时的美国社会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所以她演的都是负面角色,不是娼妓就是死于非命的女人,唯唯诺诺地屈从于命运和男人的淫威。
23岁那一年,黄柳霜离开了好莱坞,把事业重心放到了欧洲。靠一部《唐人街繁华梦》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
电影海报里,她以半裸的姿态摆出撩人的姿势,充满异国情调。这部电影成为黄柳霜欧洲时期的代表作,也是英国默片电影的经典之一。
黄柳霜的名字,从好莱坞红到了欧洲大陆。只是在那个年代,欧洲也好,美国也好,这样一个美丽的东方面孔,所吸引的注意力反而成了祸水。
随着美国的态度转变,3年后黄柳霜重回好莱坞,出演百老汇的舞台剧《On the Spot》,被纽约时报称为“不可思议的纯情玉女”。
后来与美国女星玛琳•戴德丽共同出演《上海快车》,这是她第一个没有死去的角色。
她为电影而生,经历了无声电影、有声电影、彩色电影,虽然在中国没有几个人知道她的名字,但她在电影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时代的风尚icon
关于着装打扮——她会在耳朵上佩戴一只嫩玉米,甚至也能将钢琴布披出一种时尚感。
而最令人吃惊的是,竟然从那个时候开始,黄柳霜就接触了美甲。
1927年,她就作为模特和奇装异服的设计者而备受瞩目。来到英国后,英国少女纷纷把脸涂成象牙色,名曰“黄氏肤色”;把刘海剪齐,遮住前额,梳起“黄氏发型”。
就连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也在其艺术生涯早期设计了一件拼贴艺术品「疯狂的镀金拖鞋」,来表达对黄柳霜的敬意。
她用发型、衣着、肢体动作和语言来表达中华传统。在电影小试锋芒后,她成为“中国潮女”(Chinese flapper)——反叛父母生活方式的超级摩登女郎。
▲京剧装
▲旗袍装
▲名伶装
▲男人装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装束放到现在来看依然时髦感十足,几十年间模仿者无数。同性恋者推崇她,一些设计师从她身上获得灵感用于新的创作。
日后,我们能不断从各类女星身上看到她的痕迹,不论是国际红毯上的中国风礼服,亦或是对于她的杂志专题回顾,都可以显示出她作为第一代在好莱坞扬名的中国面孔的不朽影响力。
▲李冰冰 “中国娃娃”系列造型 vs 黄柳霜
▲范冰冰 vs 黄柳霜
被嫌弃的一生
尽管光环围绕,她清醒地懂得繁华如梦的道理。
她曾这样对一名法国记者说:
即便是最耀眼的明星,随时都可能因为短暂的原因摔得粉身碎骨,凄惨地埋没于烟尘中。观众是无情的裁判。
黄柳霜影视生涯中最大的打击,莫过于落选电影《大地》的女主。
1935年,黄柳霜想争取“中国妇女阿兰”一角,论资历与演技她都是最适合的人选,最后片方竟以“太东方了”的理由否决了她。
▲让白人演中国人,无话可说╮(╯▽╰)╭
1936年,黄柳霜回国寻根,来到上海。回国后,她受到了影后胡蝶、京剧大师梅兰芳等社会名流的热烈欢迎。
▲与梅兰芳先生的合照
那时候她的名气,早已被上海滩的人们所知。她很快成为了各种豪华晚宴的座上宾。顾维钧夫妇为她举行了欢迎晚宴;她成为上海“最佳着装女士”场合的焦点。
《良友》、《北洋画报》、《申报》和《玲珑》等多家中国报刊杂志也常常刊登她最新的电影剧照。
面对国内媒体采访,她坦诚自己演过许多有争议的角色:
那些角色即使我不演,也会有别的白人来演,反而更没机会维护华人起码的形象。
许多记者难缠的问题她都耐心回答,国内媒体逐渐对她改观,也让黄柳霜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
她甚至被北平大学这所中国最著名的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头衔,一切的一切都让她在中国如鱼得水,这种亲切的欢迎改变了她的情绪。
然而,依然有许多国人始终还是对她之前饰演的角色有所排斥。
她想要回祖籍台山,当地人却拒绝让她进入台山县境内。讽刺的是,她在台州的亲人,也因此恶语要求她“不要害人”。
黄柳霜这一生,在中国一共待了九个月。来的时候,场面盛大。走的时候,就愈发显得凄然冷清。
她回到美国的第二年,国内抗日战争爆发。黄柳霜尽自己所能去支持祖国,多次在电影界的宴会发表演讲,呼吁美国人民积极支持中国抗战。
她将自己的珠宝首饰公开拍卖,筹得的所有款项全部汇往国内,又自掏腰包,购置紧缺的药品,捐献给中国军队。
1942年,宋美龄访问美国。在好莱坞的演讲台上,宋美龄面对三万听众演讲,凯瑟琳.赫本、秀兰邓波尔一众明星簇拥左右,唯独黄柳霜唯一的华裔女星不在邀请名册之列。
因为以宋美龄为代表的“祖国”将她拒之门外,理由是:黄柳霜代表的是洗衣店,黑帮和苦力组成的旧中国人形象。
而这一次,彻底伤透了她温柔的心。
在情感上,同样没有陪伴她的人,孤独一生。银幕上的爱情悲剧在她的现实生活中重复上演。
息影后的她将自己包裹起来,消极避世,最后郁郁而终。
1961年2月2日病逝,墓碑上按照她的要求只有孤零零的名字。
我们仔细看看她的人生,其中包含了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女权等等放到今天每一个都可以戳中我们G点的关键字。
或许在那样的生存环境下,黄柳霜对于出身、对于角色没有更多的选择权,她无法改变观众,只能改变她自己。
可百余年后的今天,曾经被排斥、被遗忘的黄柳霜,人们已经开始纪念她、认可她,这足以证明:无论多少标签和成见贴在你身上,你肯做自己,这就足矣。而当你足够强大,你就可以改变世界。
人生四面楚歌,她却优雅突围,大概是对她最恰当的诠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