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急着卖肾来支付你的订单了!我们真的要救救农村的孩子!
近日,湖南岳阳农村一位17岁的少年小涛(化名),终日沉迷于手机直播软件,并且用绝食的方式威胁父母给钱。在两个月内,手机充值金额高达两万多人民币。
小涛之类的农村孩子还有很多,由于自卑不善交际,小涛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朋友,只能与手机为伴。下载了游戏和直播软件的手机,仿佛成了现实世界里的“吸血虫”,侵蚀农村孩子的生活,吸食农村父母并不可观的收入。
在“有钱就有装备”、“有钱就能打赏”的虚拟世界里,金钱是换取存在感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充点钱就能受人追捧尊称“大哥”,在游戏排行榜上能力争“王者”。为了维持这种虚无缥缈的认同感,小涛不惜用各种手段胁迫父母为自己充钱。
可以说,因为过分痴迷于虚拟社交带来的快感,像小涛之类的大批农村孩子都患上了“手机病”。
01
农村孩子为什么易得“手机病”?
一句话概括:其实还是和孩子成长的环境有关系。
首先,是“解机”、“触网”年龄越发变小了。
今年夏天,扬州大学公布了一项针对留守儿童手机使用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手机带娃”已成为留守家庭子女教育的常态。调查样本涉及贵州、安徽、江苏等留守家庭集中地区。统计显示,在12-16周岁的留守儿童中,接近42.7%的孩子拥有自己的手机,其中超过77.3%的孩子经常用手机上网。
调查显示,部分农村儿童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竟然远远高于城市孩子。有超过31%的留守儿童,暑期每天耗在手机上的时间超过2个小时,更有接近15%的孩子用手机上网每天超过4个小时。刷视频、打游戏和网聊,手机逐渐占据了青少年儿童90%的课余时间。
城乡差距的大环境下,乡村地区消遣娱乐渠道较少,现实社交面窄,使得农村孩子的教育基础本来就薄弱,手机成瘾会让留守问题更加复杂。
作为儿童,好奇心重、自律性差是其天性。由于留守又缺乏监督,一旦缺少家庭关怀,留守儿童很容易陷入迷茫,手机娱乐給他们提供了逃避眼前焦虑和痛苦的选择。
看惯了手机上动感十足、感官冲击力强的画面,孩子会对普通信息的刺激变得迟钝,而长期沉迷在虚拟世界中寻找价值认同,也更加导致他们与家长、同龄人间缺少正常和有效的交流,形成孤僻甚至自闭的性格,这些都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极为不利。
但是,单纯手机使用时间的变长,最多就是引起近视眼等问题,为什么“手机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沉迷手机消费,会如此容易的冲击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的孩子?
诚然,孩子对这类消费诱惑的抵抗力差,但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
02
诱导型消费才是罪魁祸首
在几年前手机还没完全在农村普及时,农村孩子要面对的问题,是“黑网吧”。
前几年,执法部门对无证经营的黑网吧进行严厉打击,效果显著。但是,手机的使用率普及,网吧游戏的消费群体流失现象严重,更多的商业资本瞄准了手机游戏这块“肥肉”。
因为,手机游戏不像传统游戏一样,需要特定的地点,它可以随身携带、随时登录、随时娱乐,机动性和弹性更强,这些都给资本提供了很多可以钻的空子,也是监管部门最大的难点。
被不少家长怒称为“农药”的游戏《王者荣耀》,注册用户突破两亿人,日活跃用户达8000余万,年营收60亿元,被称为全球最赚钱的手游。这款游戏玩法以竞技对战为主,采取竞技排位的模式,让玩家们趋之若鹜。
2017年7月2日,腾讯方面发出游戏“限时令”:7月4日起《王者荣耀》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并计划上线晚上9时以后禁止登陆功能;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超出时间的玩家,在对局结束后下线,当天将无法登陆,成年人在连续进行3小时游戏后会被强制要求下线休息15分钟。
然而,这样的“限时令”实际形同虚设。未成年人的手机卡都是家长用自己的身份证帮孩子办的,玩家在注册时只要注明自己为成年人,就可以轻易躲过这条限令,而游戏平台也无法做到真正去核查玩家的身份。
玩家们纷纷表示,要玩好这款游戏,必须要购买“皮肤”。皮肤的获取方法除了用系统赠送的金币和点券之外,更多的要通过付费的方式来获取,一次购买的费用为80元到100元不等,或者可以通过支付现金抽奖来获取,但是中奖的概率并不高。
相较于传统的“点卡式”网络游戏收费,越来越多的游戏企业都是先用免费入门的方式留住游戏玩家,在后续的游戏体验中以诱导的方式进行变相收费,“而这种诱导型的收费方式,远比传统的强制型收费更为可怕”。
光芒四射的王者目标、挑战和胜利并存的快感、虚拟空间的社交模式……就像慢性毒药一样。在这样的诱惑面前,成年人尚且无法抗拒,何况青少年?
相较于传统的繁琐支付手段,电子支付手段越来越快捷,仅输入几个消费验证密码,即可顺利为游戏充值。许多农村青少年正是利用父母对新型支付手段的不了解以及电子支付的快捷性,轻松满足自己在游戏中的消费需求。
“学校是严令禁止携带手机的,但他们回到家以后我们能怎么管?你去看看门口那些小店,还有给学生租手机玩游戏的,我们只是老师,出了校门谁也不会听你的。”一位乡镇老师对此一筹莫展。
毕竟,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日常的电话通信,是联系着自己和异地父母唯一的纽带,也是城市和乡村的纽带,若完全禁止他们使用手机,这最后的纽带也将被切断。
另外,也有很多家长在因为工作忙碌,没有时间陪孩子,于是就甩给他们一部手机用来娱乐,这样孩子就不会来打扰他工作了。这种把手机当成陪伴的替代品的行为,偶尔一次还可以,但长久以往,问题就大了。
说到这里,其实就突显了问题的根源,表面上这是手机病的问题,是沉迷游戏的问题,其实本质上,还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缺乏直系亲父母的管教和陪伴,一直是农村留守儿童各项问题的根本性原因,而沉迷手机与游戏,只是问题的反映而已。
尽管做好未成年人合理利用时间的教育,以及规范手机游戏厂商的行为十分必要,但更重要的是,有关方面应该着手去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一个根本原因:户籍制度与城乡差异,才能该孩子能够快快乐乐地在亲父母的教育与庇护下成长。
比起纯粹的喊口号和声称收什么“丁克税”来催生,切实做好未成年人的保护与亲子环境的改善,才是最好的“催生”政策。
谁都不想自己孩子生下来就成为手机的奴隶,最终变成一棵棵碌碌无为的鲜嫩韭菜,然后任人宰割。
继续关注曲湿湿,你那些敢想不敢问的“两性”疑惑,都将得到解答。你闻所未闻的小知识,都能学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