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邪恶漫画 - 曲一刀:林清玄:天寒露重,望君保重
1月23日,台湾《自由时报》报道称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享年65岁。作家季季在个人社交网站发文悼念时,许多友人和我们一样错愕。
林清玄先生,安静的走了……
而就在林清玄先生去世消息传出的前一天,他还曾发过一条微博,微博中写到: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
不知道清玄先生发出这段文字时是否在隐喻自己,但在短短的文字间,依旧有他一如既往的禅意……
01 桃花飘逝,心木永存
对于林清玄先生,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很多人对他的认识,可能都始于小学时的课本。
“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和时间赛跑》 林清玄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桃花心木》 林清玄
无论是课本中的《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还是那一篇篇文笔流畅的散文,林清玄先生从未从我们的记忆中消退过。
作为中国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他曾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30岁前拿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更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除却被选入课文中的文章外,林清玄先生的《清欢》《愿你,归来仍是少年》《你心柔软 却有力量》等最多作品也深受人喜欢。相信即便你没读过他的专著,也曾在上世纪流行的《读者》杂志上,读过他的短文。
但对林清玄先生来说,走上写作之路,其实并非最初的愿望。最早,林清玄一直想当画家。
但走上写作之路,林清玄先生却从来没有后悔过,他曾表示:写作要自由的多,更能清晰地描绘出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及所见、所思、所感。
1972年,在家中18个兄弟姐妹排行第12的他考取了世界新专的电影技术科,在学时林清玄先生非常活跃,创办过《电影学报》,担任《奔流杂志》编辑,更曾在《新闻人》周报任总主笔。
也正是这段时间,林清玄先生在文坛头角渐露,开始受到瞩目。
而在他30岁时,偶然之间被印度《奥义书》中的一段话给吸引了,那段话是“一个人到了三十岁,要用全部时间来觉悟,不觉悟的话,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道路”。
也正是这句话深深影响了他,之后他就辞掉了所有的工作成为一个自由作家,开始信奉佛教,研习佛法,这也对他后续写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02 幸有别离,至味清欢
林清玄先生的散文创作大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70年代他初登文坛的七八年间,散文集有《莲花开落》《冷月钟笛》等;第二个阶段是他从1980年结集《温一壶月光下酒》起,相继出版了《白雪少年》《鸳鸯香炉》《迷路的云》等;第三个阶段则是80年代后期迄今,这个阶段是林清玄先生散文写作最辛苦和最多产量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他曾以10本“菩提系列”震撼了文学界内外。
读林清玄先生的书,总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触动,或许正因文他深受禅宗思想影响,他的作品中往往保函禅意,文风更是质朴、清新、真纯。他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关注现代人生存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并辅之自己的关怀与思考。
参禅却不避世,或许正是这种以禅入文的精神,让他的文章中充满悲悯情怀,得到无数人的喜爱。
《人生幸好有别离》是林清玄先生最后授权出版的图书,书中记录了他对生命、死亡的感触,从书名中我们就不难看出,他对生命和死亡的态度:悲悯却不造作,感伤却又豁达。
幸好,人生有离别。
因相聚而幸福的人,离别是好,使那些相思的泪都化成甜美的水晶。
因相聚而痛苦的人,离别最好,雾散云消看见了开阔的蓝天。
可以因缘离散,对处在苦难中的人,有时候正是生命的期待与盼望。
聚与散、幸福与悲哀、失望与希望,假如我们愿意品尝,样样都有滋味,样样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03 天寒露重,望君保重
因为其独特的外表与朴素的打扮,有人曾笑言林清玄先生是作家界的“火云邪神”,但他虽然信佛参禅,但内心却从未冷清。
“如果失恋,等不到冰雪尽溶的时候,就放一把火把雪都烧了,烧成另一个春天。”——《煮雪》
“如果人能快乐的归去,死亡就不能杀人,反而是人杀掉了死亡。”——《境明,千里皆明》
在清华大学校庆上,有学生曾问他:你已经出了170本书了,还会接着写吗?
林清玄先生当时的回答是:如果我下午会死,我会写到今天早上,如果明天会死,我会写到明天早上。
还曾说:中国有一个伟大的文学传统,就是所有文学作品都是在安慰现实中遭遇痛苦的人。
或许正是这份对现世的悲悯和对文字的信仰,才让他和他的作品永远驻留在人们心间。
不久前,林清玄先生曾更新了这样一段文字:天寒露重,望君保重。
虽然那个“和时间赛跑”的人永远回不来了,但别离也是人生中不可或缺之经历。
不言离合,无论悲欢。
先生,走好。 ?
(责任编辑:苏伟麟_NX3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