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能上班了!!真是太好了!!!!
山东男孩Tony、山东女孩Amy和山东媳妇Kate都松了一口气。
这个年,或者近几年,山东人过年总是有点憋屈。
别人都是回家后被亲戚朋友询问各种奇怪的问题,
山东人回家后,是被外省的同事朋友在网上致以最好奇的慰问,
和最肆无忌惮的嘲笑。
甚至,山东人和山东媳妇现在回乡过年,被认为是受苦去了。
因为,“不让上桌吃饭”。
于是乎,有人愤愤不平,
嘲讽山东人,那是“传统文化的堕落”。
这个……这个嘛,
其实正经的山东人面对这些嘲讽,也会哭笑不得,
不过这么上纲上线,只会觉得尬得慌。
有些事情,不过是曾经有过,现在有残余,但远没有那么严重而已。
这个年,是在山东人:“我身边怎么没有这些情况?”
和外地人:“不排除山东个别地方还保留着这些习俗!”
之间的嘴皮子斗争中过去的。
在好奇的想象和审丑的兴奋面前,
山东人的辩驳,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山东女性有没有不上桌的时候?】
答案是肯定的。
但可以分具体情况。
在吃不上饭的年代,
出于礼数,家里为招待客人,往往把平常舍不得吃的东西拿出来,
数量有限,好的端上来,做饭的女人们就只能在锅台边对付一下。
另外,说到锅台,就不能不提到火炕。
山东农村以前大多垒火炕,做饭烧火,炕头就热了。
所以以前家里来客人,招呼一句“快上炕!”是极高的礼数。
而平常吃饭,在炕上吃,也是常态。
一张炕桌,也就放6个大人,
在计划生育以前,家里人本来就多,
如果有客人,就坐不下,
这种情况,往往做饭的女人们也就不上炕吃了。
不过,老人(不管男女)和小孩,一定是在炕上吃的。
至于现在,
很多人住上了楼房,自然不会保留火炕,
饭桌也足够大了,
农村空心化又这么严重,
谁还不上桌一起吃饭呢?!
【现在山东女人能不能上桌?】
当然能。
不说现在是9102年了,
在外面工作上班的、以及能张罗的女人,过年的时候历来都是要上桌的。
而且,不仅坐的位置高,在酒桌上提酒敬酒的时候,她们还会被重点提及。
因为,在外面上班,是被认为有见识、挣大钱的人。
被敬酒的时候,女人们往往会被殷切地嘱咐道:
“在外面好好干,争取在北京/上海/深圳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这样我们老李家也算是在首都有了落脚点!”
其他人也纷纷会附和:
“对!今年暑假去北京玩的时候,你可要接待好哈哈哈哈!”
“来,哈了!”
一杯酒下肚,接着刚才的话题,
男人女人们就开始热烈地讨论起:
(北京的)京津冀的发展形势、
(上海的)进出口贸易和迪斯尼的发展问题、
(深圳的)港珠澳大桥的长度和目前的车流量等等,
一顿尬聊。
而一个能张罗、能说一口漂亮提酒词的女主人,更是会受到大家的一致欢迎,
即使她只在桌上喝一杯酒,
也会被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认为是“场面上的人”。
【上桌的女性不多,分桌坐的更多】
一般山东的家族聚会,上桌的女性不多,分桌的情况更多。
并不是所有人都只有喝酒才能上桌,
烫点黄酒,喝点“红的”,喝点饮料的,也都能一起吃个差不多。
不过这就有一个喝酒的进度问题了:
“喝白的”往往进行得慢,吹牛的轱辘话多。
于是在一般情况下,如果能摆两桌的时候,
喝酒的(男女)一桌,不喝酒的女人和小孩一桌,
两边都是吃一样的菜,不存在荒谬的“吃剩菜”的传说!
分桌坐,男人们难得不被女人唠叨喝得太多;
女人们不用听男人吐着大舌头的荤段子,吃完饭,收拾完,也就在一边吃瓜子看电视打牌了。
“大过年的”,大家压力都没那么大。
所以,笼统地把“不上桌”说成是歧视女性的,
我身边认识的山东女生都表示不认同。
【为啥聚会时女主人总有做不完的菜】
在山东过年聚会,往往会看到一个现象:
女主人上桌吃饭的时间,是很晚的。
一般都是开席一段时间才开始吃。
这段时间里,她们在源源不断地做菜。
有什么菜不能一起做完?为什么不能一次把预备的菜都做好,然后一起吃?
原因也简单,礼数和面子问题。
过年聚会,10多个人聚会,准备10几个菜,主人会担心一口气做完,前面的菜都凉了,
这是对客人严重的招待不周。
于是,一场家族宴会,往往就在如下声音巨大(因为女主人在厨房可能听不见)的对话中,融洽地进行着:
“二姑/二姐/二姨妈快来吃吧!”
“就还有3个菜了”
“你别忙活了,都吃不完!”
“今天这菜怎么样?”
“很好吃,二姑你快来吃吧”
“(女主人)我来给大家提一杯酒,祝大家年年有余!锅里还有菜,我再给大家炒个肉!你们慢慢吃!”
……
一直到最后一个菜上来,大家一齐敬女主人,感谢她操劳这么一大桌子酒席。
男人陪酒,女人操持家务;
这样的表演,对一个山东家庭来说,很重要,
衬托出“男主外、女主内”的形象,是给外人看的面子。
至于男人过年做不做饭?
当然做!
现在不是以前,当着亲戚朋友的面子,男主人做一两道拿手菜,大家一起品头论足,
既体现了夫妻和谐,又给足了客人面子,
这一切,不仅仅是表演。
当然,这些说的都是在家吃饭的场景,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去酒店吃饭的习惯,
男女之别,在酒店基本没什么规矩。
当然,山东人的酒桌坐法以及提酒敬酒的说辞,那又是另一套习惯了。
但,不论是白酒、啤酒还是红酒饮料,大家都能进行在一个节奏上,也考验着主人的交际能力。
【儒家文化影响山东人,当然有!】
说儒家文化没有影响山东人的习俗,是不可能的。
儒家文化重视秩序,贵和尚中,追求和谐,
这是好事,体现在家族关系上,也是强调家庭和睦,邻里相处融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在利益上克制一点,会有助于整体利益的实现;
而传统山东女性强调爱与尊重,由己及人,强调通过别人的反馈,来自我实现价值。
反映在现实中,那就是不为福先,不为祸首,耻为最后。
这有传统美德在其中,克制和柔情,永远有人爱,却也永远只是硬币的一面;
儒家文化毕竟起源于农耕时代,而山东面朝大海,背靠泰山,地缘上也有封闭性。
这些,势必反映在山东人的日常习俗中,无需避讳。
尤其对面子的过于强调:
面子大过天,尊严就是人格,没有脸面无异于精神死亡。
而为了面子可以和强者搏斗,可以和好友撕破脸争付账,
如果面子无法恢复或者找回,则表现出相当程度的自卑或者自傲等敏感情绪。
所以,我见过不少山东人将繁文缛节做默守陈规的礼节,“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也有人津津乐道“女人不上桌”,是体现自己家庭地位的标志。
其实,在塑料亲戚面前,挣多少面子,能比得上夫妻幸福生活呢?
【只是互联网不允许完美的存在】
互联网“不允许”任何一个地域有完美形象。
从青岛大虾到“女人不上桌”,
以往山东人“实在”的人设,在网络的放大镜下,
早已经不复存在。
黑化,就是日常。
社交时代,无比便利的交往条件,带来的不是人际关系的越来越融洽,
而是人们交往的越来越谨慎,甚至越来越内敛保守。
原因之一,就是社交网络对人群的标签化和人格放大化、极端化,
使人们哪怕是面对个别情况,依然愿意相信是一类人群的普遍行为,
由此加以嘲笑,甚至敬而远之。
山东人不是怪物,
只不过庞大的人口基数之下,
“中枪”的可能性自然更高。
我一直认为:
任何人都可能成为谈资,
在不在乎,
关键是你本身有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如果没有,
那就无所谓。
嘲讽山东人,并不会新建一条鄙视链,或者带来心理上的优越感。
毕竟,
Tony、Andy、Mary都回来了,
如果TA认为你是一个实在的山东人,
依然会和你交往,依然会觉得你实在,
过年那点事儿,就是个谁都不会认真的玩笑。
所以,
山东人,
没那么经不起嘲讽,
甚至,自嘲一点,
更有魅力,
我觉得。
(责任编辑:苏伟麟_NX3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