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残阳如血——长征前后内幕大写真》
作者:
时间:07-29格式:TXT电子书
大小:状态:全集
地下原子弹
在20 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原子能的利用同电子计算机、合成材料的
激光技术一起,组成了人类近代史上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主旋律。早在
1905 年,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提出了质能关系式E=MC2,从理论上揭
示了原子能的巨大能量蕴藏。这以后,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曼和斯特拉斯曼、
奥地利物理学家丽丝·梅物纳、著名科学家约里奥·居里等,都为原子能的
利用作出了杰出贡献。到20 世纪40 年代,在原子物理、核物理的研究领域
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德国在核技术方面处于领
先地位,但不久,美国、英国等国家急起直追,渐渐超过了德国。美国在著
名物理学家E·费米领导下,建成了第一座试验性的石墨反应堆。美国被卷
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加快了研制原子弹的步伐,著史的“曼哈顿工程”
不惜工本,集中了理论物理、实验技术、数学、辐射化学、冶金、爆炸工程、
精密测量等各方面的200 多名专家,边研究边建设,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
于在1945 年7 月16 日试验成功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可见,人类为开发和利用原子能付出了十分艰巨的劳动。
有趣的是,在人类打开原子这个“能源库”数十年以后,一些国家的政
府首脑和研究机构又要为处理核废料而操心了。
一件精品制造出来时,往往会留下一些“下脚料”。玉雕精品的下脚料,
可以用作耳坠这类的小玩意。木器精品的下脚料,至少可以作燃料。制造核
武器产生的“下脚料”,却是一种对人类危害很大的污染源。
科学家们一心一意研制原子弹时,大概没有精力去思考今天成为一个社
会问题的核废料。可是,世界上每一枚原子弹诞生时,一些国家在开发和利
用核能源时,不可避免地会留下一些核废料、核残料。日积月累,这些核废
料也像一种无形的原子弹,以特殊的方式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
美国地下,就有大约50 颗“原子弹”在活动,那是核残料积蓄起来的原
子弹。美国从事核研究至今,一些核武器工厂和重要军事设施中面临的对辐
射和化学废料的清理问题,已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庞大、最辣手、最昂贵的生
态复原工作。有关专家认为,这项工作可能要花费1300 亿美元,在技术上的
难度不次于当年轰动世界的阿波罗登月和太空船计划。
由核战略而引发的核竞争,不仅使我们这个星球上的核武器数量急剧增
加,核废料的堆积也是惊人的。美国华盛顿的韩福武器工厂至今已经有两
2000 亿加仑以上的高危险度废料被倒入未加衬底的坑穴和人工池里,这些废
料可以把曼哈顿淹没达12 米深。这些核废料中有毒物体的渗出,至少使260
平方公里地区的地下水受到污染。此外,还有大约4500 加仑高辐射的废水储
存在巨型地下水箱里,这些容器漏出来的钚可是造50 多枚当年美国投在日本
长崎的原子弹。值得重视的是,这种在地下存在的“原子弹”的威胁,还没
有容易引起美国公民应有的注意。
前苏联的核废料积剩也相当多。1949 年,苏联为了在研制核武器方面赶
上美国,在车里雅宾斯克市65 号建立了第一个军用钚(bù音)生产基地。
多年来,在这个生产基地里,没有经过处理的含有高浓度辐射的废水大量排
入附近地区,形成了一种潜在的污染源,使这个地区的辐射总量高达1.2 亿
居里,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发生后释放的辐射总量还要多1 亿居
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在一份环境调查报告中透露,在指定的弃置场地以外
倒放的放射性废弃物质,已经多达2.3 亿吨,其中800 万吨是高浓度的废弃